来源:资管网
原标题:《投机者朱啸虎》
2025年3月28日,当朱啸虎在朋友圈抛出“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”的宣言时,这位曾收割了滴滴、饿了么等明星项目的投资人,彻底站上了硬科技创新的对立面。在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、国资基金半年砸下近百亿布局机器人赛道的背景下,他的撤退如同一颗深水炸弹,炸出了创投圈最尖锐的矛盾——当投机者用财务算盘丈量星辰大海,科技革命的列车是否会因短视者的逃离而脱轨?

1
“共识收割机”的投机密码:当风口成为提款机
朱啸虎的“反共识”投资哲学,本质上是一套精密的收割公式。他宣称“买在分歧,卖在一致”,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资本套现:2023年11月投资星海图,2024年5月提出退出,9月完成套现,半年内精准卡点离场。这种操作让人想起他在共享单车泡沫中的“成名作”——将ofo股权溢价20%甩卖给阿里后,留下堆积如山的“钢铁坟场”和千万用户押金黑洞。
这位“独角兽捕手”的算盘始终清晰:用财务模型阉割创新周期。当创业者攻克力矩控制算法时,他质疑“谁会花十几万买机器人”;当星海图估值半年暴涨300%时,他早已带着“阶段性财务收益”离席。这种将技术革命简化为“击鼓传花”游戏的逻辑,暴露了其投资哲学的致命缺陷——用消费互联网的镰刀,收割硬科技的麦田。
2
“快钱思维”杀不死硬科技
朱啸虎的撤退宣言,撕开了创投圈最危险的价值观撕裂。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的怒斥直指本质:“他适合今年投入后年见效的快餐项目,但人形机器人是改变人类工业史的革命”。当松延动力发布“无惧杂音,继续前进”的机器人演示视频时,当同创伟业一日投向三家机器人企业时,当星海图获得蚂蚁、高瓴等头部机构加注时,朱啸虎的“商业化不清晰论”不攻自破——不是赛道没有未来,而是投机者等不到黎明。
这种短视正在制造创新者的囚徒困境:工程师研发机械臂线速度突破10m/s时,资本却在计算0.29%持股如何套现;地方政府布局“研发中心+生产基地”生态闭环时,美元基金却在抱怨“IRR不达标”。更讽刺的是,朱啸虎口中“想象出来的客户”,正是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——当投机者用算盘丈量星辰,时代的列车早已驶向远方。
3
创投圈的价值观大逃杀:长期主义VS套利狂欢
这场撤退引发的行业地震,本质是两种资本逻辑的终极对决。经纬创投张颖的“以后谁还跟你玩”,不仅是对投机者的警告,更是对产业变革的宣言:人形机器人赛道需要的是“陪跑十年”的耐心资本,而非“半年套现”的财务赌徒。
当国资基金主导的“硬科技投资共同体”崛起,当宇树科技用连续五年盈利证明技术落地的可能性,朱啸虎们“五年回本”的退出执念,已然成为束缚创新的枷锁。敦鸿资产合伙人俞文超的观察一针见血:“科研教育市场已足够支撑上市公司,制造业用工荒才是机器人爆发的真实土壤”——不是商业化路径不清晰,而是投机者看不懂中国制造升级的史诗级机遇。
4
历史的耳光:所有投机者终将被时代证伪
回望世界科技的发展史,铁路泡沫中的华尔街掮客、互联网狂潮里的风投赌徒,无不在短期狂欢后湮灭于尘埃。当朱啸虎嘲笑AI医疗“十年才能赚钱”时,三甲医院的手术机器人已拯救百万生命;当他唱衰元宇宙时,工业数字孪生正重塑智能制造流程。
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在重演这些历史瞬间:被朱啸虎退出的星海图登上《Nature》子刊,宇树科技在春晚跳起秧歌舞引爆全民热议,这些耳光般的现实印证着一个真理——投机者或许能收割泡沫,但永远错失改变世界的荣耀。当政策东风将具身智能写入国家战略,当“机器人+”渗透进制造业毛细血管,朱啸虎的撤退终将成为创投史上的一个警示注脚:比技术瓶颈更可怕的,是失去仰望星空的勇气。

责任编辑:尉旖涵